“爛柴火”被生物質顆粒機變身清潔能源
這兩年農村的天然氣供應量不足,這的稻殼、果樹,地里那個破子爛木頭這些東西啊,拿來就能直接做,城市里也有好多材料,像什么小區的舊家具,工地的模具板,家具廠的鋸木,這些都是咱們花點錢就直接能收回來的,這平均一噸原料收回來的成本加上運費差不多也就五六百塊錢,用生物質顆粒機制成生物質燃料每噸能賣1000多呢。
一堆廢舊木料、樹枝、秸稈,在經過生物質顆粒機生產線變成清潔能源---生物質顆粒燃料,為工業園區內的生產企業和居民供熱,形成生物質利用、多能互補。
這個項目的生產原料為生物質,主要來源于農村的果樹枝條、鋸末、秸稈等,這些生物質作為綠色能源被使用,既解決了周邊農村的三堆問題,變廢為寶,又為當地村民增加了收入。同時,這個項目還帶動周邊村民在家門口就業,惠及方圓50-80公里群眾。
這個項目實施之前,周邊農戶家里的秸稈、麥草基本上都燒了炕、燒了鍋,村子里幾乎家家房前屋后都堆放著樹枝、廢舊木材,不光占地方,還影響村貌。這個項目實施后,大家都把這‘爛柴火’賣到生物質顆粒廠,不僅增加了收入,現在到村子里轉一圈,到處都干干凈凈的。
生物質顆粒機項目的建成與國家提出的“雙碳”目標相呼應,實現了多種能源互補和利用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優化了能源的清潔、安全、利用,項目在形成示范效應的同時,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快速發展。